2019年11月12日

《他乡的童年》:他乡教育之精华如何移植到中国家庭中?(1)

  • 明易科技
  • 家庭教育,他乡的童年,明易科技

教育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家长都在尽己所能地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但究竟怎样的教育模式,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呢?


在最近引发热议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中国记者周轶君走访五个教育理念、社会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度,为我们展现了国门之外的各种教育形式。

 


在计划拍摄《他乡的童年》时,周轶君希望的是寻找到“完美的童年”,拍摄完毕后,她却说:“每个地方都各有所长……”


每集纪录片时长50分钟,只能较完整地展现两三个本土学校,这些学校具有典型性,但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全部教育理念。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从打开《他乡的童年》第一集开始,我便告诉自己: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不妄想他人做出改变,只是踏踏实实地从一帧帧画面中寻找灵感,汲取精华,找到有效提升自己家庭教育的方式。


让我们跟随这部纪录片学习、反思、记录。


 01

《在花式“虐”娃的网红幼儿园,体验日本的集体式教育》


晨练


日本幼儿园的早晨从晨练开始。在莲花幼儿园,孩子们光着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大喊大叫,在庭院里做操、跑步、爬竿、玩游戏,而且被鼓励穿很薄的衣物。这个幼儿园还有过让孩子60年“裸露上身”的历史,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而中止了。莲花幼儿园园长说:“早晨的时间非常重要,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去发散燃烧自己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





反思


与一个在日本生活了18年的朋友聊天,她谈及对中国孩子体能的担忧。她带着女儿在游泳馆里学习游泳,周围的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何时能学会,学会就算完了。于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特点:大多数中国孩子学得很快,姿势很标准,但是游20米就没有体力了。


朋友奇怪:难道孩子学习游泳只是培训求生技能吗?她的女儿在泳池里来来回回地游,体现出良好的体能,在一群中国孩子中反倒显得格格不入。



体育是为了培养体能,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沛的体能是精彩人生的地基,切不能舍本逐末,只注重技能的多样化。


晨练是培养体能最好的方式之一。如果实在贪床,就根据自家情况固定每周的锻炼时间,让孩子积蓄体能,打好人生的地基。


不给他人添麻烦


东京的藤幼儿园,很多细节之处的设计大有学问。


教室入门处的地板上,绘制了拖鞋的图案,提醒孩子要把鞋子摆正。



推拉门经过特殊设计,孩子的力量无法一次性关上,必须关第二次才能严丝合缝。因为如果忘记了,就会留下缝隙,离门近的孩子会喊冷。


这样是为了教会每个孩子,最后进来要随手关门,而且要做得彻底,到最后一步才完整,不然就会给其他人添麻烦。


水龙头原本是有水槽的,但后来被拿掉了,因为这样不及时关水,就会弄湿自己的脚,让孩子记住节约用水。



幼儿园设计的诸多细节,其实都是在教育孩子:如果你一件事没有做完整,就会有人因为你的失误而被打扰。


从教育方式上,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性格。


此时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以做事严谨、追求完美而闻名。他们对完美的追求是为了让团队更好,不给别人添麻烦。


反思


日本人的“不给他人添麻烦”反衬出中国人的界限感不清晰。凡事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而是应在其中寻找平衡点,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所以在这一点上,两国人民应该彼此学习。中国人从小培养孩子“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完整,让周围人得到便利;日本人则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学习“向他人求助”,而不是遇到困难硬着头皮自己扛。



如何在家里培养“不给他人添麻烦”呢?


日本幼儿园那些巧思只是“表”,我们首先需要改变的是“里”——


家长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孩子才会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人,而不是随时被爸爸妈妈照顾的附属品。孩子只有意识独立,才会体察到别人的想法和情绪。


所以具体的方法是:首先,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耐心,让TA做在自己年龄段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独立个体的掌控感和责任感;之后才是在细节之处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多问一句:“孩子,如果不打扰到别人,我们可以怎么做?


 02

《芬兰教育全球领跑的秘密,不仅是没考试和不竞争》


丰富的体验,保持好奇心


芬兰的课堂自由,注定他们不会照本宣科。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去森林上课,给每个人发一张色卡,让他们去森林中寻找匹配的颜色。



周轶君说在她尝试之前,单纯觉得森林中只有绿色和土色。孩子们通过观察和闻味道,回答什么都可以,并没有对错。你可以说它是自然的味道,也可以说闻起来像苹果、像雨。


当周轶君问老师孩子们是否需要说出植物的准确名称时,老师说当然不用,他们只需要用想象力给植物命名,自由地赋予事物以丰富的意义。



芬兰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生存的环境中。所以芬兰给人的感觉就是朴素,拒绝喧嚣,因为每个芬兰人从小被教育要回归内心,好好生活。


反思


想象力和创造力相辅相成。


中国人之所以缺乏创造力,是因为从小开始,我们的想象力就被局限于“正确答案”之中,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


当我看到老师说孩子可以发散想象力自由给树命名这段情节,我回忆起当我带着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居然还为自己说不出树的准确名称而羞愧,更不用说去引导孩子想象树的名字了。


感谢《他乡的童年》,让我们深切地意识到原来世界不止一个样子,教育也不止一种方法。不被束缚的灵魂才能真正得到丰富的体验,并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好奇心。


不与人比较、不竞争


芬兰学校看重不与他人比较、充满欣赏的积极教育。直到小学四年级,孩子们都没有考试,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即便孩子数学、科学、艺术等都不擅长,教师依旧会鼓励他们发现自身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或者很善良。



纪录片中,老师带着孩子去康复中心,让孩子和老人一起作画,不是比较谁画得更好,而是让每个人观察对方,自由作画。


自称不会作画的周轶君第一次观察别人,为别人作画。当知道邻座的老太太从未学过作画,几十年来仅仅因为热爱而作画时,周轶君潸然泪下——我们的教育充斥着“否定”,而忘却了:学习不只有目的,它可以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可以慰藉心灵的热爱。周轶君说:我终于明白,为了生活而学习,是什么意思。



反思


“别人家的孩子”是中国父母的老生常谈。孩子们在比较和否定中长大,总在努力寻求一句父母的夸奖,于是在做事的时候,更多的是专注于如何追赶他人、超越他人,至于最重要的事物本身,孩子们却很难真正关注到。


多少孩子能做到安静地作画,沉浸其中享受内心的愉悦,而不是脑海中一大堆“这里不好”、“那里不如***”呢?


人们可能会说:“中国人太多了,没有竞争意识怎么生存呢!


但不要忘记,未来社会,人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力。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提出:创造力来自一种玩耍、天真的状态,没有忧虑、失败、自我意识,也没有时间感觉。这是一种“流动”的状态,一种“当下的意识流”。


所以,如何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至少不要提及“别人家的孩子”,帮助孩子专注于当下的事物本身,而不是关注外在的比较和评价。


屏幕前有很多观众和周轶君一起落泪,当我们觉悟了,就不要犯同样的教养错误,争取让孩子变得跟我们不一样。


现象教育法


现象教学法,就是让所学回归生活,以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或学生关心的主题为学习内容,这种教育方式给予了学生最大的自由度。


老师们对现象教学法很是认同,并表示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学科综合性强,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立体化。


比如,老师给孩子上“时间、年龄、我”的现象教学课,将课堂搬到养老院,孩子和老人一起交流、画画,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变化、自然老去的规律。


再比如,老师教学生用手掌和手指来丈量脸部的长度和宽度,实现自我认知。




反思


2016年,芬兰新课改全面实施,其中的现象教学法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现象教学法和传统的项目式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事先设定任务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任务目标。


区别在于,现象教学法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任务目标的选择更多地来自学生日常所能接触到的“现象”,如设计欧洲旅行方案,这样的项目任务更加生活化和情景化,有助于学生体认和理解。


与之相比,目前国内有些项目式学习所选择的任务目标可能过于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如让学生合作验证物理或化学领域的一些复杂定律等。实际上,这些任务目标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由于过于抽象和复杂,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几节课来完成。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借鉴芬兰的“为了生活而学习”,这样才能活学活用,知行合一。上例中,老师带领低年级的孩子用自己的手来丈量自己的脸,我们作为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带着孩子来做,在游戏中完成自我认知。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完成对知识的体验和学习,比如完成一个旅行计划,或者到大自然之中感受春夏秋冬。


记者问三个9岁的芬兰孩子:你觉得什么是成功?


孩子说:“当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没有什么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是平等的”。


这段对话上演时,视频中的弹幕都疯了,人们纷纷感慨这样的回答太“成熟”了……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没有完美的教育,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与时俱进,让教育更适应这个时代,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终究是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未来。


取他乡教育之精华,探寻适合国人的家庭教育方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