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老大,全世界都知道妈妈的爱从未变过,可我如何让你知道?|二胎时代(3)

  • 秀秀
  • 成长,二胎,家庭教育

这是成长思维首席讲师秀秀《二胎时代》原创系列的第3篇

二胎时代,年轻的父母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老大的心结提前化解,把家庭的经济基础夯实,好像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准备妥当了,整个家庭处于迎接新生命的亢奋状态。


紧接着,老二出生了,最初几个月,好像一切如预想一般美好地进行着。妈妈密切地关注着老大的动向,生怕孩子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产生过激的反应。但值得欣慰的是,最初的时光,老大好像对老二颇有好感,一会儿亲亲,一会儿摸摸,有时甚至能帮妈妈看孩子。妈妈心头悬着的大石头落了下来,内心告诉自己:“嗯,我家的孩子不一样!”、“嗯,我之前做的准备工作果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洋洋自得之中放松了警惕,以为就这样了,美好的二胎时代虽然一地鸡毛,但也风平浪静。

渐渐地,老二过了百天,忽然有一天,老大开始对老二充满敌意,要么大呼小叫,要么拼命拉扯妈妈,不允许妈妈靠近老二,甚至对老二大打出手。妈妈瞬间崩溃了,那个本以为已经实现的美好理想就像个泡泡般破灭,眼前的现实已经不再是一地鸡毛的琐碎,而是鸡飞蛋打般的凌乱。妈妈的内心无比困惑不安,“天啦噜,我曾经害怕的场面还是发生了!怎么破怎么破!”

这也是我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也听到很多二胎妈妈提起类似的经历。原来,老大对老二的态度是会变的。
如果说刚开始有弟弟妹妹的时候,老大对老二展现的美好叫做“蜜月期”,那么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老大很有可能开始对老二出现各种敌意,这个时期叫做“冲突期”,也是最为漫长的时期。在我的家里,老大钧钧从老二出生四个月左右,开始对妹妹出现各种形式的敌对行为。我也经历了“梦想破灭”的过程。

原来,在老二刚出生的那段时期,周遭环境的变化对钧钧的情绪冲击很大,新的家庭关系让他颇感新鲜,也会有各种声音告诉他:“你是大孩子了,你有妹妹了”,小朋友们会说:“呀,钧钧你有妹妹了,羡慕你!”而这个“小不点儿”妹妹也会让他好奇和怜爱。

可是时间长了,他从最初的各种情绪冲击中平稳下来,这才发现事情的本质——妈妈因为照顾妹妹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妈妈了,其他人好像也都以妹妹为中心,这个家不再以他为中心,他不能呼风唤雨,得到曾经那么多的关注。“怎么会这样!”他的内心在呐喊,于是他开始用各种挑战行为去“找回”妈妈的关注,甚至出现“退行性行为”,要求吃奶,或者故意不穿衣服让妈妈穿。

记得大概在榕榕半岁、钧钧四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钧钧想要我看他表演一个节目,可是榕榕正在大哭,我必须马上离开给老二喂奶。

“钧钧,妹妹这个时候太饿了,只是需要妈妈离开一小会儿,马上回来!”
“不行!”,钧钧愤怒了死活拽着我的手。

我知道这个时候表演节目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跟我陷入了权力斗争。

二胎家庭中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妈妈明明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也明明知道要共情要聆听,可是当时的情境已经不允许再拖延时间。

老二在一旁哭得震天响,我无法两全,只能嘴上说着:“妈妈喂完奶立刻陪你”,强行把他的手松开。钧钧瞬间大发雷霆,哭声震耳欲聋,任凭家人怎样劝阻都无效。我在屋里喂奶时内心煎熬得好像经历了漫长的几个小时,其实只过了十几分钟。

喂完奶赶紧跑过来,只见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伸出手想抱他被他一激灵给弹了回来。我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他像个蜷缩着的刺猬,轻轻一碰就扎手,丝毫不允许外界的触碰。那个样子真的好伤心好绝望,而我也心痛到不行。
我在一旁愣愣地站着,看着眼前这个受伤的小人儿,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他慢慢平复了下来。我试探着问他:“孩子,你认为妈妈不爱你,对吗?”


紧接着,我听到了他第一次说:“妈妈,你不爱我,你只爱妹妹!”
我震惊了,因为钧钧日常并不轻易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而他忽然会对我这么说,一定意味着他的内心痛苦极了。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又搬出我说了无数遍的话:“钧钧,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妈妈对你的爱从未变过,对你和对妹妹的爱一样多,甚至妹妹出生前你独占了妈妈四年的爱。。。。。。”我絮絮叨叨地说着,钧钧不为所动,我忽然之间发现自己的样子好傻,那个样子跟祥林嫂有什么分别,孩子的痛苦并没有因为我的碎碎念减少半分。
我把嘴巴闭上,把苍白的语言收住。
这个时候的钧钧已经不再像一只刺猬,而是像一只受伤的小鹿,我静静地走过去,把他深深地拥抱在怀里,他也就让我这样抱着。我抚摸着他的后背,把我本想用嘴巴表达出来的爱的能量,用每一招每一势的动作传达给他,而他的身体,也从最初的僵硬开始慢慢复苏,变得柔软起来。
边抱着他,我边用心去体会着孩子的痛苦,他从妹妹出生后“缓过神儿”,发现一切真正的变化后内心是有多么震惊、失望、沮丧、无助。我曾经24小时都是他的,可是现在在他眼里,我变成了“24小时的妹妹的妈妈”,即使我每天仍然尽最大可能抽出时间陪他,他都觉得不够。怎么可能够呢?我是他最爱最爱的妈妈啊!
想着想着,我也默默流下了眼泪,更紧地抱了抱他。他也好像感受到了我的心流,彻底释放了防备的能量。我能感受得到,他的心与我更近了。
世界安静了下来,顺着我的心流,我再次张开了嘴巴,轻轻地,此时只有一句话:“钧钧,妈妈爱你。”
“妈妈,你晚上陪我睡觉!”、“妈妈,我一喊你你就立刻来找我,不管妹妹!”他开始对我提各种“爱”的要求。
“孩子,你知道的,妈妈做不到,但我仍然爱你。”

这个时候的钧钧已经与我重新建立了情感的联结,当我说这些的时候,他已经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迅速反击了,情绪平稳之后,他自然知道我说的“做不到”是真的。 。


正面管教之中有一个经典的活动叫做“爱的蜡烛”,不仅在课堂上由讲师带领时很感人,而且可以照搬回自己的家中与孩子做,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家中的变化,以及妈妈的爱从未改变。
这个活动大概的流程是这样:一家四口每人手持一根蜡烛。最初只有一根点燃的蜡烛,由妈妈持有。然后告诉孩子,妈妈在和爸爸结婚之前是一个人,就像这根蜡烛一样,火苗代表我对自己的爱。在跟爸爸结婚之后,我的爱变成了两个部分(用自己的蜡烛点亮爸爸手中的蜡烛),我对自己的爱没有变化,仍然像这根蜡烛的火苗一样没有变化,但我又多了对爸爸的爱,这份爱与我对自己的爱一样多。接着,过了几年,你出生了,妈妈的爱变成了三个部分(用自己的蜡烛点亮老大手中的蜡烛),我对自己的爱没有变化,对爸爸的爱没有变化,都像我俩手中的火苗,但我又多了对你的爱,这份爱与我对自己和对爸爸的爱一样多。接着,又过了几年,妹妹出生了,妈妈的爱变成了四个部分(用自己的蜡烛点亮老二手中的蜡烛),我对自己的爱没有变化,对爸爸的爱没有变化,对你的爱没有变化,但我又多了对妹妹的爱,这份爱与我对自己、对爸爸、对你的爱都一样多。

通过这个活动的演示,会让孩子非常直观地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自始至终都未变过。每当孩子质疑妈妈的爱时,我们都可以提醒他:“还记得那个燃烧的蜡烛吗?”这种画面的记忆会比我们再多语言都好用。

当然,我们的孩子仍然会在很多时候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让孩子知道——妈妈的爱从未变过。
1.与孩子提前约定爱的信号。“我与妈妈有个爱的秘密”——这种想法会让孩子的感觉很快好起来,从而更好地合作。与孩子提前约定一个手势,比心也好,飞吻也好,或者借鉴一本很好的绘本《魔法亲亲》,与孩子建立爱的信号约定。每当孩子出现怀疑妈妈的爱的苗头时,一个“秘密手势”会胜过千言万语。
2.与孩子头脑风暴。在老大心情愉悦的时候,很正式地坐下来,拿起纸笔问孩子:“宝贝,妈妈很爱你,即使妹妹出生了,我对你的爱也从未变过,可是很多时候你好像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来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吧,我做些什么能让你感受到妈妈的爱从未变过呢?”这个时候,孩子一定会“脑洞大开”,提出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没有关系,正面管教的头脑风暴最大的准则就是“三个不”:不点评、不指责、不赞美,我们只需要静静地记录就好。这种静静的记录会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尊重。所以,形式都只是形式,形式背后走心的能量流动才是真正的关键,我们唯有发自内心地与孩子平等地对话,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与我们建立更加稳固的情感联结,而这份联结才是我们赢得孩子合作的开始。当然,头脑风暴并不是只有孩子说,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建议说出来并写出来,最后与孩子共同举手表决,共同决定执行的办法。平等的氛围中,孩子也会学习到尊重我们,民主地选择并制定解决方案。
3.借助游戏的力量。孩子最爱的就是游戏,那我们就可以创造各种“爱的游戏”,让二胎出生后老大出现的爱的匮乏感烟消云散。比方说——爱的加油站。在家里设置一个固定的地方,贴上一些装饰或者画上一些符号,代表那里是加油站,它是一个特殊的加油站,加的不是油,而是爱。即使再普通的日常,都可以跟孩子玩“爱的加油站”的游戏。与孩子像是竞赛一样争着跑过去加油,谁能坐稳一分钟就能加满爱。这一分钟之内,可以各种逗弄孩子,让他大笑,让他欢乐,表面上看是你跟他争抢“爱的宝座”,实际上则是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享受爱、享受快乐。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老大如果在8岁以下,最好的培养同理心的方式就是各种绘本。

以上献给每一个跟我一样,正在头疼如何让老大知道自己有多爱他,希望他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二胎妈妈。但是即使有了这么多的智慧,最后的最后,我仍然要强调的是,妈妈们,请放轻松。
“儿童早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冲突的产生与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有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观点采择,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问题,还要考虑对方的需要。这为人际间的理解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其社会化的进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同伴冲突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所以二胎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多机会完成社会化发展,更早地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所有的“争陪抢爱”,或者对妈妈爱的怀疑,都是他们不可避免的成长进程。作为二胎妈妈,请不要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和权利!如果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那就放轻松,让老大去体验他们的成长吧!负面情绪的体验也是他们人生本该拥有的权利,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其实也是在剥夺他们体验人生的权利哦!

作者秀秀(刘振秀 Shirley)

一个5岁男孩儿和一个1岁女孩儿的妈妈
英国IPMA公会认证国际职业培训师
中国教育部认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美国正面管教协会(PDA)会员及认证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经济学硕士
国内最早期的正面管教培训师之一,学员数百人
学员课后反馈好评度100%
50余场讲座及线上分享,影响数千人及其家庭
合作机构包括学校(培根学校等)、外企(花旗软件等)、国企(友谊集团等)及其他
她的课堂被学员称为“不会犯困的课堂”、“来了就不想离开”。2017年3月,她带着正面管教走入大连著名的私立学校——培根学校,受到教师们的认可与好评。从2014年初开始分享正面管教至今,她始终秉持初心:“多一个用心学习的父母,这个世界就多一个幸福的孩子。”

正面管教简介及适合人群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和鲁道夫·德雷克斯Rudlf Dreikus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由世界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Jane Nelson和琳·洛特LynnLott创立的体验式家长课堂。“正面管教”采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和善而坚定)的方法,以爱、鼓励、尊重来培养孩子自主、自律,自立的良好品质,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并发展孩子的生活技能。


正面管教课堂颠覆了传统培训方式,讲师不说教,而是用很多有趣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等教学形式来引发大家的体会和思考,并且实操。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课堂上学到的工具回家就能使用,效果立竿见影。学员普遍反映正面管教不仅是一门育儿课程,也是一门与人相处的沟通课程,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氛围、工作关系等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正面管教课堂适合0-12岁孩子的家长、教师和其他看护者。

2017年6月秀秀老师课程安排(大连)

时间】:6月24日,7月1日、8日 (三个周六) 9:00-16:30(午休一小时)

报名联系

微信:13942094077